危險的不是溯溪,是對大自然的態度!
瘋戶外秉持的是-對自然「尊重」,與自然「共存」的核心理念,我們是在與大自然互動,而不是挑戰!
http://udn.com/news/story/1/1746458
但也由於難以進行專業管理與評估,導致一般民眾無法事前篩選或缺乏基本認知,只能靠運氣及他人經驗來尋求管道,每當意外事故發生,徒留遺憾卻也無法避免風險再發生;更讓許多業者被公部門 (如地方政府與消防單位)視為麻煩製造者,形成一種鼓勵大眾參與戶外運動,又對產業發展壓抑的尷尬現象。而此次坪林又添溯溪意外,筆者同為戶外運動休閒產業工作者,不禁深感遺憾與悲痛,卻也能預期,今年夏天是相關戶外業者最寒冷的夏天。
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戶外活動存在著高風險,如果戶外休閒探索專業工作者要想贏得社會大眾的信任與支持,就必須主動建立與遵守相關的風險管理流程和共識,展現專業的能力,並尊重公部門的管理權責,正面切積極的互動和溝通。
戶外工作者有責任要建立與維持良好的風險管理品質與評估機制。否則,社會大眾仍會對戶外風險會更難以接受。以帶領一般遊客或機關團體從事體驗式溯溪來說,反覆確認所有可能的危險因子是第一步,通常指導員必須行前去走一遍計畫路線,了解路線安全近況。並且在有意通過的深潭急流處會先派前導觀察員查看是否有暗流或巨石危險,並隨時掌握天候與水文變化,適時提供建議。行程中必須安排適當比例的指導員 (國內通常每5-6名遊客至少編配1-2名指導員,)擔任隨行確保的安全協助與引導。而提供標準且有效的溯溪個人裝備及團隊安全裝備更是重要。
資訊 (如氣象、降雨、水文...)、知識 (如戶外、器材、環境...)、技術 (操作、引導、計畫...)、能力 (觀察、溝通、應變...) 與裝備 (規格、標準、數量...) 是身為戶外探索工作者執行業務的必備檢視條件;然而「經驗與態度」則更是影響行程是否能確保平安圓滿的重要關鍵素質;近幾年溯溪隊伍死亡者多數為教練或有游泳教練資格的人,所以無論遊客或指導員都應該引以為鑑。
再者,考量遊客的年齡、體力、團隊組成特性,提供適當行程路線規劃、強度限制管理,避免操作超過體驗者能力太多的活動和關卡,亦是一項責任與尊重。
走路有風險,開 (騎)車有風險,公共運輸也有風險 (如飛機),不出門也有風險 (如地震)。溯溪與所有戶外運動的風險是一樣的。『風險並不可怕,只要它是可控的,最可怕的是不可控。』,所以要學習的是如何控制風險並且以正確態度做出預防性的行動選擇;「絕對的危險會讓生命死亡,絕對的安逸會讓心靈死亡」,真正的危險不是溯溪,而是我們面對大自然的態度。
(作者彭少康,體驗教育戶外溯溪獨木舟指導員、武漢退役特戰搜救隊執行長、童軍總會LNT戶外倫理培訓服務員)
留言列表